2020-11-15 04:59:00 閱讀:loading...

差別化停車收費優化調整問題解答
一、為什么要實行差別化停車場收費優化調整?
答:現行停車收費政策是2004年11月制定的,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近年來我市機動車保有量呈持續快速增長態勢,中心城區交通擁堵狀況日趨嚴重,加上停車場經營成本不斷上升,原有停車收費政策無法適應當前社會發展需要。為此,以改善我市中心城區交通為總體目標,借鑒國內外城市的做法,進一步調整優化停車差別化收費政策,分類別、分時段、分地區實行差別化的收費標準,通過政府調控和發揮市場調節作用相結合的辦法,運用價格杠桿,適度提高中心城區停車成本,引導個體機動車合理使用,調節市民在中心城區盡可能選擇公共交通出行,優化交通出行結構,從而減少中心城區機動車流量,降低路面交通飽和度,提高道路通行速度,緩解中心城區交通擁堵狀況。
二、這次差別化停車場收費優化調整的思路是什么?
答:結合廣州市的實際,借鑒國內外城市的做法,分類別、分時段、分地區實行差別化停車收費。
(一)提高中心城區停車成本
通過價格杠桿的作用,提高中心城區停車成本,優化交通出行結構,引導個體車輛盡可能選擇城市外圍停放,引導市民選擇公共交通方式出行,以緩解中心城區交通擁堵狀況。
(二)調整我市收費差別化區域級別劃分
根據我市城區范圍及商業繁華區域的不斷擴大,合理調整我市一、二、三類地區差別化政策,擴大一、二類地區范圍,以符合我市經濟發展及道路通行能力的實際情況。
(三)簡化停車場分類
將我市的停車場收費分類由原來的十類簡化調整為“商業”、“公共”、“住宅區”、“室內專業”、“其他”五類。
(四)細化停車場計時標準
將原來的停車計時標準由“每小時”、“半小時”調整為“15分鐘”。
(五)進一步完善住宅配套停車場收費政策
住宅配套停車場收費標準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則制定,同時,住宅配套停車場按兩種方式調整:一是維持現行標準不變;二是按區域級別實行差別性價格政策,作適當調整。
(六)換乘停車場收費標準從低制定
中心城區外圍的換乘停車場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則,收費標準應維持較低水平,吸引市民在城區外圍停車后換乘公共交通進入中心城區。
(七)機械化立體停車場收費標準可適當上浮
納入政府定價和政府指導價管理的機械化立體停車場由于成本較高,同時為鼓勵機械式停車場發展,可在規定的同類停車場機動車停放保管服務費標準的基礎上適當上浮,具體浮動幅度報價格主管部門審批。
三、各類區域如何劃分?
答:差別化停車收費區域劃分是根據廣州城市道路相關交通運行指標、道路路網分布以及城區重點商業繁華區域布局情況,并綜合考慮城市交通、經濟和社會發展等因素,適當擴大一、二類地區范圍。方案中的一類地區主要包括中心城區及白云新城片區;二類地區主要包括除了一類地區以外我市現有城區區域以及黃埔、番禺區部分區域;除一、二類地區以外的區域為三類地區。
四、有些類型停車場收費標準調整的幅度是否太大?
答:本次差別化停車場收費優化調整具體調價幅度是在參考有關停車收費對駕車出行影響的研究結論上,綜合考慮對改善交通作用和市民接受程度合理確定的。一方面通過提高一類中心城區收費標準、適當控制二類及三類地區調整幅度的方法,以達到優化交通出行結構、緩解交通擁堵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彌補部分類型停車場經營成本費用,吸引更多社會資源投資建設、經營停車場,增加停車位有效供應,緩解停車難問題。
五、咪表停車場的升價幅度為何這么高?
答:咪表停車場占用道路資源,對交通的影響較大,作為城市停車管理的有效補充,主要滿足短時臨時性停車需求,參照國內外經驗,按照停車“路外優先于路內”原則,城市咪表停車場均執行政府定價最高收費標準,鼓勵車主優先將車輛停放在室內、露天等路外停車場。
六、換乘停車場收費標準如何?
答:中心城區外圍的換乘停車場作為引導市民采用公共交通方式出行的一項重要配套措施,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則,收費標準維持較低水平,吸引市民在城區外圍停車后換乘公共交通進入中心城區。
七、住宅區停車場收費為何考慮要提高?為何也要按區域級別實行差別化價格?
答:在這次停車場差別化收費改革中,我們對住宅區停車場收費提出了2個方案,一是維持現行標準不變;二是按區域級別實行差別性價格政策,不同區域、類型的住宅區停車場調整幅度不一樣。調整住宅區停車場收費標準,主要是解決住宅區停車場成本較高、與現行收費標準倒掛的問題,以及為車主(司機)提供更優質服務。同時,差別化的住宅區停車場收費政策能夠體現停車場資源的價值差異,配合疏導交通擁堵工作,更好地引導市民在中心城區盡可能選擇公共交通出行,從而優化交通出行結構。
八、住宅區停車場收費標準是否應由業主自行制定?
答:按照《價格法》、《廣東省定價目錄》、《廣東省物價局關于機動車停放保管服務收費管理辦法》等規定,住宅區停車場機動車停放保管服務收費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經營者在停車場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依法制定的基準價和浮動幅度內確定具體收費標準。為此,住宅區停車場經營者必須在我局規定的政府指導價范圍內確定具體收費標準。
九、住宅區停車收費提高后,車位管理費是否水漲船高?
答:按照《廣州市物價局 廣州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關于進一步加強我市住宅物業服務收費管理的通知》(穗價〔2013〕231號)規定:“住宅小區業主自有產權車位的物業服務收費,按不高于該自有產權車位所在停車場小車停放保管服務收費(月保)30%的原則,由業主與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停車場經營者)約定,按每月每車位計收。”在沒有新規定前,仍按上述規定執行。
十、提高停車收費有無考慮過市民承受能力?
答:本次差別化停車收費標準調整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我市中心城區交通,在此基礎上,我們也考慮到廣大市民的承受能力,合理控制二、三類地區提價幅度、換乘停車場收費實行較低標準、住宅區停車場按照“保本微利”原則制定等方法,合理調節市民停車需求。
十一、中心城區停車收費提高后對我市餐飲業經營會有影響嗎?
答:實行差別化停車收費標準調整后,交通擁堵得到緩解,交通更為順暢,加上我們相關部門將加強公共交通建設、推廣交通信息系統服務等工作措施,市民可以便捷地選擇各種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將吸引更多市民游客到達中心城區進行購物與消費。
十二、實施差別化停車收費標準調整政策對城市交通會產生什么改善效果?
答:治理城市交通擁堵是一項系統性工作,需要通過各類措施“組合”進行綜合治理,并非某項單一措施就能產生“特效”的。根據市政府改善中心城區交通狀況一攬子工作措施部署,差別化停車收費優化調整作為改善中心城區交通狀況系統工作“組合拳”之一,與其他工作措施有序實施相配合,將起到其積極作用。據有關方面測算顯示,實行差別化停車收費后,預計近期中心城區道路交通流量可降低10%左右,干道平均車速提高4%-5%。
十三、目前國內有哪些城市實施差別化停車收費?
答:參照國內外的先進經驗,差別化停車收費措施已成為改善交通的重要措施之一。2011年以來北京、深圳、南京、大連、佛山等城市為緩解中心城區交通擁堵及停車難問題相繼出臺了差別化停車收費措施或對原有做法進行優化調整,大幅提高中心城區非住宅類停車收費標準,抑制臨時性停車需求。
十四、收費標準提高后,停車場經營者多收益部分如何處理?
答:(一)對于商業、住宅區、非建筑配套等停車場的增收,一方面可用于彌補停車場經營、管理成本費用,增加管理人員及設施、設備的投入,為車主(司機)提供更優質服務;另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社會資源投資建設、經營停車場,增加停車位有效供應,緩解“停車難”問題。
(二)對于咪表停車場的增收,將重新評估核定咪表停車泊位上繳市財政的經營權有償使用費標準,做到應收盡收,將增收部分繳入財政,統籌用于城市公共交通以及城區外圍換乘停車場建設等。
十五、提高停車費后政府將如何加大監管力度、防止亂收費現象?
答:自2013年10月份來,全市已組織開展了停車場專項整治行動,各區(縣級市)政府組織物價、交通、公安交警、城管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行動,共出動3600余人次,查處各類違規經營停車場個案359宗,重點打擊私設泊位、無證經營和不按核定標準收費、不按規范懸掛標價牌等各類違法違規行為。下一步,我局將會同市交委進一步加大對停車場的日常巡查和監管力度,對亂收費等違規行為,發現一宗嚴肅處理一宗。市民如發現停車場有亂收費、非法經營等違規行為的,可分別向市、區兩級物價、交通部門投訴舉報。投訴舉報電話為12358、96900。
十六、目前我市停車場的情況能否滿足停車交通管理的需要?
答:截至2013年11月份,廣州市機動車汽車保有量約為248.7萬輛,其中中小客車約182萬輛;在冊經營性停車場3742個,停車泊位共64.5萬個,中小客車擁有量與經營性停車泊位相比是1:0.35。從國內外大城市的情況來看,停車場建設速度難以趕上汽車增長速度,停車供需矛盾將長期存在;此外,受城區及道路條件的限制,停車泊位過多供應反而會進一步增大交通吸引量,造成中心城區道路交通的擁堵。因此,停車場管理政策應從“滿足需求”向“需求管理轉變”,并通過優化停車靜態交通管理,實現調節動態交通的目的。
十七、停車調價后不少車主將轉為公共交通出行,相關配套公共交通是否能跟上?
答:調價后,部分私家車主可能轉由公共交通出行。市交通部門將采取系統化措施,努力提升公共交通承載力和服務水平,提升公共交通出行吸引力,滿足市民出行需求。
(一)在公交配套方面,在2011 至2013年連續三年大規模新增開行200條公交線路的基礎上,2014年再計劃新增25條公交線路,同步投放500臺新公交運力,2014年計劃新增50公里公交專用道,總長度將達到370公里。
(二)在出租配套方面,近年來,為了有效緩解我市“打的難”問題,促進出租車行業發展與我市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2007年以來已先后投放出租車運力4590輛,下一步將根據市場需要繼續新增投放出租車運力。
(三)在地鐵配套方面,加大力度推進城市軌道網絡建設力度,在現有8 條線路,通車總里程236公里基礎上,到2018年末力爭建成12條(段)線路,累計開通總里程超過500公里。
(四)從2014年開始,廣州將啟動國家“公交都市”創建工程,力爭用5年時間,實現“中心城區公共交通(含出租車)占機動化出行比例70%”創建目標,建成具有國內領先、世界一流水平的“公交都市”體系。至2018年主要措施有:軌道交通運營里程超過500公里;不斷完善常規公交網絡,公交線路達到1200條,公共汽電車超過1.5萬臺;進一步拓展水上巴士服務范圍,開通20條航線,線網總航
程達125公里;推進公交專用道建設達400公里以上。
十八、發展城區外圍換乘停車場有何措施?
答:目前已在坑口、嘉禾、漢溪長隆、海傍、夏滘等外圍地鐵站點建成了一批臨時換乘停車場,下一步將繼續推進坑口、嘉禾、海傍、南浦、漢溪長隆等5個永久換乘樞紐站建設,并在新建地鐵線路中同步規劃、建設一批換乘停車場。
十九、差別化停車場收費優化調整后如何解決“停車難”問題?
答:隨著我市社會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機動車保有量呈持續快速增長態勢,“停車難”已經成為包括廣州在內的世界各大城市面臨的共同問題。市委、市政府一直以來非常重視解決“停車難”問題,結合本次差別化停車場收費優化調整工作,相關部門還繼續將采取相關 措施進行綜合治理,包括進一步優化新建建筑物配建停車泊位標準、充分利用各類資源設置臨時停車場、大力發展機械式停車場、加大停車誘導信息化建設力度等等。
二十、除了通過停車收費優化調整,廣州主要還有其他什么治堵措施?
答:廣州一直堅持采用系統的、“組合拳”式的工作思路來治理城市交通,并在近幾年相繼出臺了系統的工作方案,如2011年的《廣州市改善中心城區交通狀況實施方案》、2013年的《系統改善廣州中心城區交通狀況一攬子工作方案》等。按照目前工作部署,我市以加強交通“建、增、管、限”為抓手,綜合采取提高基礎能力、經濟杠桿、調控管理和宣傳倡導等措施,為廣州中心城區優化發展及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交通保障。這些措施既包括城市功能調整、道路建設、地鐵建設、公交站場建設、提升公交服務、交通信息化、加強交通管理和文明出行等大方面工作,也包括近年來市民所熟知的公交專用道、水巴、中小客車總量調控、高峰出租車、擁堵點治理、潮汐可變車道、手機“行迅通”、同德圍整治、金沙洲完善等項目,而此次的停車收費優化調整工作也是其中之一。
新聞中心
2024-07-03
2024-04-28
2023-09-27
2023-09-18
2023-09-18
2023-09-18
2023-09-18
2023-06-12
2023-06-12
2023-0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