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8 08:59:14 閱讀:loading...

廣州停車場政府指導價實施 多個公共場所尚未調價
9月1日,廣州四部門《關于完善機動車停放服務收費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簡稱《通知》)正式生效。交通樞紐、景區、公立醫院、公辦學校、博物館、圖書館等場所停車費的政府指導價略有上調。記者近日走訪發現,多家醫院、景區暫未執行新價。
專家認為,政府指導價雖是最高限價,但各單位后期跟進上調停車費的可能性極大。針對蹭公共場所停車位的行為,專家表示,應當建立嚴格的預約制度,優先保障真正使用者的權益。
上周最后一個工作日(9月3日)午時,珠江公園南門停車場排起了小隊。記者看到,該公園仍按照舊價執行,每小時3元,12小時9元。車場約有100個車位,其中有輛車覆蓋了厚厚的灰塵,看起來停了很久。
記者從園方了解到,公園與停車場運營方的合同即將到期,目前正公開招標尋求停車場合作方,因此價格尚未變動。至于以后是否會按照新的最高限價執行,有待中標者評估。
關于調價之事,停車場門口的工作人員和現場等候停車的游客表示不清楚。一位排隊半個鐘終于等上位子的車主說,便宜是自己排隊的理由,“附近的停車費太貴了!”他表示,會根據情況調整停車習慣,但停車是剛需,該停還是得停。
“對面的廣粵天地、附近的寫字樓,全部都是16元一小時,差價這么大,大家肯定都跑過來。雖然珠江公園是免費公園無法采取門票預約的形式限制進場車輛,但應該限制車輛停放時間,超過時間就大幅度提高收費標準,讓公共停車場服務更多市民。”疫情后經常帶女兒來珠江公園遛彎的車主孫女士說。
9月3日至5日間,記者走訪了中山一院、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簡稱“中山三院”)三家醫院的停車場,三家價格均未發生變化。其中看病小車收費均為1小時3元/輛,12小時最高限價9元;非看病的小車以及大車收費則各有不同,價格都比看病小車輛略貴,12小時最高限價仍然不超過27元。
3日下午,記者來到位于崗頂地鐵站旁的中山三院,門口提示,如需停車,可前往對面的商業廣場天娛廣場。工作人員告訴新快報記者,醫院停車場車位緊張,疫情期間,不放行外來車輛;為了嚴防嚴控,并非所有患者均能開進醫院。“腿腳不便的患者門口可能才會放進來。”據悉,該院與天娛廣場采取合作的形式,患者憑就診材料可在該廣場領取3小時的停車優惠,此外是每小時8元,遠低于附近停車場的市價。
當記者進入該院停車場,發現地面停車位已經飽和,4個三層機械停車場架子上,有三個均有近1/3的空余。患者涂先生等了20多分鐘,終于等來一個地面停車位。“機械停車位限制大小體重,我的車超重了,不能停上去。”患者王女士同樣等了約30分鐘,“我習慣停地面上,沒停過機械車位,據說對技術的要求較高。”
9月3日下午近1點,新快報記者來到廣州大劇院,發現停車場入口已張貼了最新的價格收費表。此時大劇院的車輛已接近飽和,只留下約10個空位。李女士說,她正是趁中午休息時間來大劇院商店給在大劇院芭蕾舞班的女兒買新學期舞衣,“只有中午大劇院的停車場才有可能停進去,其他時間想都不用想。”
李女士說,她女兒的上課時間是周五傍晚和周日,“我每次帶著女兒來,出示學員證,女兒也穿好了舞衣。但門口保安都會告訴我,請我體諒,知道我們是來上課的,但真的沒有位置了。”
同大劇院情況相同,3日中午,廣州圖書館停車場的車位也接近飽和。廣州圖書館停車場門口張貼的收費價格表仍是舊價,并未按照最新指導價上調。
車主宋先生表示,自己每次進廣圖停車場,保安都會明確表示要看預約入場的信息,沒有預約不讓進。宋先生說,廣州圖書館的車位很緊張,立體車位的利用率非常高。“基本上我的車一開進立體停車位,就會有保安過來把我的車升上去。”
宋先生認為,在車位緊張的情況下,館方要求必須是預約讀者才能使用停車位的做法很好理解,“公共設施停車場也實行預約制的話,其實挺好的。”
廣州市博士科技創新研究會會長、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執行會長彭澎指出,廣州車位緊張的根源是車位增加速度跟不上車輛增加速度。2003年左右中國開始進入汽車時代,人們沒有意識到發展速度這么快,在城市規劃方面也落后了。如很多樓盤最多按1:1配置車位,沒想到十多年后,中國家庭開始進入二車時代。
“廣州目前有280多萬輛車,我之前參加會議的時候聽說停車位基本達到了1:1平衡。”廣州市停車場行業協會副會長李緒進認為,這個平衡僅僅是總量的平衡,并未考慮到大量涌入廣州的外來車輛以及城區間的差距,比如可能在南沙,停車位是供大于求;但在越秀、天河等老城區,車位就相當緊張,“廣州是省會城市,受開四停四影響的車輛本身存在停車需求。”
根據《通知》,調價是為了進一步完善機動車停放服務收費形成機制,提高停車資源配置效率,推動停車產業優化升級,促進停車場建設,推動“放管服”改革取得新的進展,著力解決行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能否真正起作用?彭澎認為,調價只是對存量車位發揮調劑作用,并沒有完全改變車位稀缺的狀態。比如,圖書館、大劇院比較便宜的車位可能提價后沒有那么緊張,一部分人會改用公共交通工具。但一部分人只能忍受提價后果。而且,暫時沒有商業車位跟進提價,主要是疫情、電商等因素,商業沒有全面恢復,不排除以后會跟漲。
經常往老城區跑的媒體人關小姐指出,老城區停車難是車主們都知道的現實,這次公共場所停車場調高收費標準后,和商業停車場還是有差距。只要有差距存在,就會有車主為了省錢去蹭停車位。因此,做好預約制度,保障真正有公共設施使用需求市民的停車需求,以及為出行不便、攜帶幼兒的乘客優先提供停車位的保障,顯得更為重要。
《通知》鼓勵安裝機械式立體停車設備,機械停車場車輛停放服務收費標準可上調。李緒進認為,這樣規定還遠遠不夠。資本進入到機械停車場,需要考慮選址、產權、審批、支付、銷售等系列復雜的問題。“比如地下停車庫,業主能不能把5個機械車位作為一個私有的共有產權車位來賣?”李緒進說,如果不做產權上以及審批方面等的突破,資本很難有意愿參與。廣州的停車費價格遠遠跑在全國前列,如果僅靠提高價格來鼓勵機械立體停車設備,老百姓的幸福感就會比較差。
專家認為,政府指導價雖是最高限價,但各單位后期跟進上調停車費的可能性極大。針對蹭公共場所停車位的行為,專家表示,應當建立嚴格的預約制度,優先保障真正使用者的權益。
■廣州體育館停車場面積大,車位多。
上周最后一個工作日(9月3日)午時,珠江公園南門停車場排起了小隊。記者看到,該公園仍按照舊價執行,每小時3元,12小時9元。車場約有100個車位,其中有輛車覆蓋了厚厚的灰塵,看起來停了很久。
■廣州珠江公園停車場,因停車費便宜,停著幾臺“僵尸車”。
記者從園方了解到,公園與停車場運營方的合同即將到期,目前正公開招標尋求停車場合作方,因此價格尚未變動。至于以后是否會按照新的最高限價執行,有待中標者評估。
關于調價之事,停車場門口的工作人員和現場等候停車的游客表示不清楚。一位排隊半個鐘終于等上位子的車主說,便宜是自己排隊的理由,“附近的停車費太貴了!”他表示,會根據情況調整停車習慣,但停車是剛需,該停還是得停。
“對面的廣粵天地、附近的寫字樓,全部都是16元一小時,差價這么大,大家肯定都跑過來。雖然珠江公園是免費公園無法采取門票預約的形式限制進場車輛,但應該限制車輛停放時間,超過時間就大幅度提高收費標準,讓公共停車場服務更多市民。”疫情后經常帶女兒來珠江公園遛彎的車主孫女士說。
而記者告訴工作人員按照新規,公園24小時最高限價是45元時,他表示,只要價格仍然比周圍低,就總會有來蹭停車位的人。
9月3日至5日間,記者走訪了中山一院、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簡稱“中山三院”)三家醫院的停車場,三家價格均未發生變化。其中看病小車收費均為1小時3元/輛,12小時最高限價9元;非看病的小車以及大車收費則各有不同,價格都比看病小車輛略貴,12小時最高限價仍然不超過27元。
3日下午,記者來到位于崗頂地鐵站旁的中山三院,門口提示,如需停車,可前往對面的商業廣場天娛廣場。工作人員告訴新快報記者,醫院停車場車位緊張,疫情期間,不放行外來車輛;為了嚴防嚴控,并非所有患者均能開進醫院。“腿腳不便的患者門口可能才會放進來。”據悉,該院與天娛廣場采取合作的形式,患者憑就診材料可在該廣場領取3小時的停車優惠,此外是每小時8元,遠低于附近停車場的市價。
當記者進入該院停車場,發現地面停車位已經飽和,4個三層機械停車場架子上,有三個均有近1/3的空余。患者涂先生等了20多分鐘,終于等來一個地面停車位。“機械停車位限制大小體重,我的車超重了,不能停上去。”患者王女士同樣等了約30分鐘,“我習慣停地面上,沒停過機械車位,據說對技術的要求較高。”
涂先生和王女士均表示,不知道公立醫院停車費最高限價上漲的消息,但去醫院看病是剛需,停車習慣不會因此而改變。“以前我有時候會把車兜到旁邊的小區里,最貴的時候收到了60元。醫院停車費價格低,能停醫院還是停醫院。雖然價格會漲,但對比附近還是低的,還能接受。”專程從中山來看病的王女士說。
9月3日下午近1點,新快報記者來到廣州大劇院,發現停車場入口已張貼了最新的價格收費表。此時大劇院的車輛已接近飽和,只留下約10個空位。李女士說,她正是趁中午休息時間來大劇院商店給在大劇院芭蕾舞班的女兒買新學期舞衣,“只有中午大劇院的停車場才有可能停進去,其他時間想都不用想。”
李女士說,她女兒的上課時間是周五傍晚和周日,“我每次帶著女兒來,出示學員證,女兒也穿好了舞衣。但門口保安都會告訴我,請我體諒,知道我們是來上課的,但真的沒有位置了。”
■廣州室內停車場基本停滿了車。
廣州大劇院之所以停車位緊俏,因為比周邊商業設施停車費便宜很多。“珠江新城商場的停車費是16元一小時,比大劇院貴得多;花城匯地下停車場雖然有十幾個,但不太方便。”李女士建議,大劇院能否效仿旁邊的第二少年宮,在培訓班開班時段保障培訓班家長的需求。對于社會車輛,可以查驗門票,保障觀眾的觀賞體驗。
同大劇院情況相同,3日中午,廣州圖書館停車場的車位也接近飽和。廣州圖書館停車場門口張貼的收費價格表仍是舊價,并未按照最新指導價上調。
車主宋先生表示,自己每次進廣圖停車場,保安都會明確表示要看預約入場的信息,沒有預約不讓進。宋先生說,廣州圖書館的車位很緊張,立體車位的利用率非常高。“基本上我的車一開進立體停車位,就會有保安過來把我的車升上去。”
宋先生認為,在車位緊張的情況下,館方要求必須是預約讀者才能使用停車位的做法很好理解,“公共設施停車場也實行預約制的話,其實挺好的。”
■立體式停車位對車輛大小體重有要求。
廣州市博士科技創新研究會會長、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執行會長彭澎指出,廣州車位緊張的根源是車位增加速度跟不上車輛增加速度。2003年左右中國開始進入汽車時代,人們沒有意識到發展速度這么快,在城市規劃方面也落后了。如很多樓盤最多按1:1配置車位,沒想到十多年后,中國家庭開始進入二車時代。
“廣州目前有280多萬輛車,我之前參加會議的時候聽說停車位基本達到了1:1平衡。”廣州市停車場行業協會副會長李緒進認為,這個平衡僅僅是總量的平衡,并未考慮到大量涌入廣州的外來車輛以及城區間的差距,比如可能在南沙,停車位是供大于求;但在越秀、天河等老城區,車位就相當緊張,“廣州是省會城市,受開四停四影響的車輛本身存在停車需求。”
■廣州立交橋下的充電站停車位。
根據《通知》,調價是為了進一步完善機動車停放服務收費形成機制,提高停車資源配置效率,推動停車產業優化升級,促進停車場建設,推動“放管服”改革取得新的進展,著力解決行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能否真正起作用?彭澎認為,調價只是對存量車位發揮調劑作用,并沒有完全改變車位稀缺的狀態。比如,圖書館、大劇院比較便宜的車位可能提價后沒有那么緊張,一部分人會改用公共交通工具。但一部分人只能忍受提價后果。而且,暫時沒有商業車位跟進提價,主要是疫情、電商等因素,商業沒有全面恢復,不排除以后會跟漲。
■城市公共交通樞紐站及換乘站配套停車場政府指導價
■景區和社會公共(公益)性單位配套停車場,政府財政性資金、城市建設投資(交通投資)公司投資建設的室內專業停車場的政府指導價
李緒進認為,雖然文件公布的是最高限價,目前一些機構、單位也沒有調價,但未來不調升價格的可能性不大。“可能一些機構承包出去了,沒反應過來,也可能正在走審批流程,不漲價的幾率不太大。”此外,也不排除其他社會停車場跟風漲價的可能性。
經常往老城區跑的媒體人關小姐指出,老城區停車難是車主們都知道的現實,這次公共場所停車場調高收費標準后,和商業停車場還是有差距。只要有差距存在,就會有車主為了省錢去蹭停車位。因此,做好預約制度,保障真正有公共設施使用需求市民的停車需求,以及為出行不便、攜帶幼兒的乘客優先提供停車位的保障,顯得更為重要。
李緒進同樣認為,為了保障群眾的利益,不傷及無辜,需要各個單位制定細致的停車政策,加強對停車人的身份識別,“比如醫院的停車場需要當天的就診材料才能去停車,去體育館停車的一定是打球的人等。”
女司機童女士一直很懼怕立體停車位。在她眼里,這種停車位相對窄,車子出入時要十分小心,每次她都是戰戰兢兢。“如果有停車保管員指引一下,我會淡定很多。有次午飯時間我要把車從二層挪下來,但車場保管員去吃飯了,我等了20分鐘。”她建議,如果要增加立體停車位的數量和使用比例,車場的保管員配置要比普通停車場多一些,并對車主做好引導。
《通知》鼓勵安裝機械式立體停車設備,機械停車場車輛停放服務收費標準可上調。李緒進認為,這樣規定還遠遠不夠。資本進入到機械停車場,需要考慮選址、產權、審批、支付、銷售等系列復雜的問題。“比如地下停車庫,業主能不能把5個機械車位作為一個私有的共有產權車位來賣?”李緒進說,如果不做產權上以及審批方面等的突破,資本很難有意愿參與。廣州的停車費價格遠遠跑在全國前列,如果僅靠提高價格來鼓勵機械立體停車設備,老百姓的幸福感就會比較差。
建議政府帶頭盤活晚上閑置車位
彭澎則希望,指導價不會導致全面漲價。“比如學校每天收費6元,可以適當上調,沒有必要跟漲到45元。這些地方因為需要控制進入,沒有太多蹭車位的。”彭澎還建議,政府應盡快帶頭盤活晚上的閑置車位,比如盡快讓已經賣出去的私家車位通過智慧停車等方式盤活、周轉起來。在新建城區、社區提高車位配置標準,按1:2進行規劃設計。在舊城改造時,專門騰出地方建設大型停車樓,服務周邊片區。
來源:新快報
新聞中心
2024-07-03
2024-04-28
2023-09-27
2023-09-18
2023-09-18
2023-09-18
2023-09-18
2023-06-12
2023-06-12
2023-06-12
